投資人都知道持有股票,變成為企業的股東。可是因為市場氛圍及心理的恐懼因素而患得患失,將股票與企業本質完全分離。
企業因需要籌措資金而發行股票,正因為以股票方式籌措資金如此的簡單,且不需負擔利息,而致使股票市場生機蓬勃。但因為企業營運的短暫波動及人爲刻意炒作,導致投資人恐慌而產生股價波動。因為股價波動讓投資人害怕虧損,造成股價短期劇烈波動。許多投資人也因此忘卻了自己是企業的一份子,負有監督運營的責任。
因為投資股票的真實意義與股價的觀念分離,使得股票代號與股票名稱在一般投資人眼中與輪盤上的數字無異。每個人只想在看順眼的數字上重重的押上一筆,然後贏錢走人,根本不在乎企業的營運狀況、未來前景。
每個人在購買汽車、珠寶等貴重物品時總是會貨比三家,甚至找足資料、詢問專家意見,但在投資股票時卻又變得如此草率呢?
投資股票等同投資企業,以此觀念套用,那投資獲利來源就是企業的獲利能力了。而評估企業獲利能力就是投資股票最需要做的功課了,不是嗎?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